近日,机电工程学院院长刘永红教授的文章《“四环”融合培养高水平博士生》,刊登在《中国研究生》2021年第2期,介绍了他二十余年指导培养出一大批高水平博士生的经验和方法。
《中国研究生》创刊于2002年10月,是由教育部主管,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主办的面向研究生的综合性期刊。该刊开设关注、人物、博雅园、学研沙龙、众言堂、菁菁校园、考试天地、求职创业、地球村等栏目,内容涉及国内外研究生教育政策、研究生学习、生活、科研和成才发展及考研等,被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收录。
文章原文如下:
“四环”融合培养高水平博士生
博士研究生教育是学历教育的最高层次,导师在博士生培养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博士生培养质量提升以及推动我国由研究生教育大国转变为强国等具有极为深远的影响。笔者就研究生培养开展了二十余年的实践与研究工作,提出了导师“四环”融合培养高水平博士生的方法,以此培养了一批综合素质高、科技创新能力强的博士生。
笔者采用“四环”方法,所培养的博士生3人入选德国“洪堡学者”计划,1人入选欧盟“玛丽·居里学者”计划,1人入选英国“牛顿学者”计划,2人入选“香江学者”计划,1篇博士学位论文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2篇博士学位论文分别获得两岸四地上银优秀机械博士论文铜奖和优秀奖,20余名博士生在国家级科技竞赛中获得特等奖、一等奖和二等奖。笔者先后受邀到20余所高校介绍该培养方法,得到了很好的反响。
刘永红教授在工作中
坚持德才双修——导师具有高的学术造诣,坚持立德树人是前提
导师是博士生培养的直接责任人,其学术水平和自身修养直接影响着博士生的培养质量。一名优秀的博士生导师必须具有很深的学术造诣,具有国际领先或先进水平的稳定科研方向,并围绕该方向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地开展科研工作,要能耐得住寂寞且淡泊名利。此外,导师还要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及时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以便及时掌握所在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找出自己的科研工作与国内外高水平同行间的差距,并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加快科研成果的研究开发步伐。
将博士生培养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导师的思想引领和言传身教作用非常重要。作为一名优秀的博士生导师,须具有高尚的情操,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争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要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统一、言传与身教相统一,做博士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提供前沿选题——提供前沿性课题,指导博士生科学选题是关键
刘永红教授(前排左三)团队合影
学位论文选题是博士生培养过程中一个关键环节,对博士生的培养质量具有重要影响。鉴于此,导师要认真做好博士生学位论文的选题工作,笔者指导博士生进行学位论文选题时,尤其重视以下两点:其一,提供的博士学位论文课题要定位在学科发展前沿;其二,提供的博士学位论文选题要结合工程实际需要。
笔者在指导博士生选题时深入剖析博士生已有的理论与专业知识、学术专长和兴趣爱好等,并召开专题研讨会指导选题。在专题研讨会上对学位论文课题进行分析,明确论文课题所需要的理论与技术知识,说明开展该课题的难度和挑战性等,同时要求博士生讲明自己对所选课题的认知度、已具备的研究基础,以及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研究工作达到的预期学术目标等。在经过充分研讨且师生达到共识后,方可确定博士生的学位论文课题。要尽量做到每名博士生都有一个合适的学位论文课题,以便调动博士生开展相关研究工作的积极性,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学位论文的研究工作。
强化日常指导——日常倾心指导,激发起博士生科技创新活力是根本
在博士生的培养过程中,日常交流是导师花费精力和投入时间最多的环节,此环节对博士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科技写作能力和学术交流能力等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在与博士生的日常交流中,尤其注重以下两方面。
其一,强化导师团队的指导作用。机械类博士生的研究课题通常涉及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智能化和信息化等不同方面的内容,大都需要多名博士生和教师协同开展科技攻关。因此,笔者非常注重博士生指导教师团队的组建工作。在组建导师指导团队时,尽量做到在基础知识和学术专长等方面互补,使团队中的每一名博士生都能同时接受多名具有不同学术专长的教师指导。
其二,强化日常校内交流指导作用。导师的日常校内交流指导对于博士生的科技创新与工程实践能力等培养具有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可以及时掌握博士生学位论文工作的研究进展,便于开展有针对性的指导工作。笔者团队平均一周召开一次博士生内部学术交流汇报会,会上要求每名博士生汇报其一周以来取得的研究工作进展、遇到的新问题及其所在研究方向上国内外是否有代表性学术论文发表等,重点汇报其研究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以及针对该问题已做过的尝试性研究工作。如果该问题未能得到解决,要求该博士生提出新的研究解决方案,并要求与会师生对其研究方案进行研讨论证,多发表不同的意见。对于经过充分讨论通过的研究方案,要求博士生在下一周按照该方案执行;对于未通过的研究方案,与会师生要给出一些有益的建议,要求该博士生根据建议在会后进一步研究制定新的研究方案。导师除应参加日常的内部学术交流汇报会外,还要经常深入实验室开展现场交流指导工作。
构建一流培养平台——构建高水平科研平台,指导博士生科学运用是保障
机械工程等工科博士生的学位论文研究工作大都需要一些高端科研仪器设备以进行科学实验,否则难以获得高水平的科研成果,这就要求博士生导师要积极争取校内外资源,开展博士生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导师要结合所在学校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要求,积极争取学校的支持,同时还要利用自己的科研项目经费等开展校内科研实验室的建设;要积极申报省部级和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笔者采用上述方法,先后牵头申报建成了多个高水平科研平台,显著提升了博士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国际学术竞争力等。
本文系山东省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计划项目“立德树人视域下的机械工程学科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研究”(SDYJG19026)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