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星兰 | |
教授 硕士生导师 | |
| |
邮箱:jiaxL5@163.com 电话:0532-86983500转8609 办公地点:工科楼E609 | |
教育经历 | |
1981.9—1985.7 | 华东石油学院机械系石油矿场机械专业学习,获工学学士学位 |
1985.9—1988.6 | 石油大学北京研究生部石油机械工程专业学习,获工学硕士学位 |
1999.9—2002.6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器设计与应用力学系工程力学专业学习,获工学博士学位
|
工作经历 | |
1988.6-1991.5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助教 |
1991.6-1998.11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讲师 |
1998.12-2006.11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副教授 |
2006.12-至今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教授
|
研究领域/招生方向 | |
[1] 石油机械工程; [2] 油气安全工程。
| |
主讲课程 | |
[1] 海洋石油钻采设备理论 [2] 程序设计语言(F) [3] 石油钻机设计 [4] 机械可靠性工程 [5] 计算机文化基础 [6] 安全系统工程 [7] 石油工程与装备 [8] 机电系统设计 [9] 安全系统设计。
| |
科研项目 | |
[1] 国家科技攻关项目“海洋平台管节点国产化试验研究——拉弯随机载荷作用下国产钢材表面裂纹扩展特性的试验研究”,1990年10月在无锡通过了国务院重大办委托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组织的鉴定。 [2] 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科技攻关项目“不同制造工艺对抽油杆疲劳强度影响的研究”,1990年11月在北京通过了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组织的专家鉴定。 [3]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八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辽东湾固定平台低温冰载作用下的疲劳损伤与强度设计问题的研究”,1996年10月在北京通过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组织的专家鉴定。 [4] 国防科技工业委员会预先研究项目“装备结构可靠性参数体系及评定技术研究(Z131999A002)”,2002年4月通过了国防科技工业委员会在北京组织的专家鉴定。 [5] 中国石油大学博士科研基金“机械结构的模糊可靠性动态仿真与控制技术研究 (Y020314)”,项目负责人,已结题。 [6] 中国石化股份胜利油田分公司科研项目“水井套管损坏机理及预防技术研究(06370502000358)”,项目负责人,已结题。 [7] 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科研项目“钻井液气液旋流分离器水力参数数值模拟及分析计算 (08370502000169)”,项目负责人,已鉴定。
| |
| |
[1] 方华灿;贾星兰.估算海洋石油钢结构疲劳寿命的损伤力学新方法[J].石油矿场机械,1990(06):10-14. [2] 方华灿;黄东升;陈国明;贾星兰.优化制造工艺提高抽油杆疲劳强度问题的研究[J].石油矿场机械,1991(05):1-7. [3] 方华灿;贾星兰.深水海洋石油钢结构估算疲劳寿命的新的损伤力学方法[J].石油学报,1992(01):98-107. [4] 贾星兰;方华灿.应用夏波希模型估算海洋石油钢结构疲劳寿命的试验研究[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01):62-66. [5] 贾星兰;方华灿.海洋石油钢结构焊接区域的疲劳损伤研究[J].中国海洋平台,1993(06):242-246. [6] 贾星兰;孙粤华.损伤力学在海洋钢结构疲劳寿命预测中的应用[J].中国海洋平台,1994(Z1):. [7] 方华灿;贾星兰;段梦兰.渤海采油平台低温冰载作用下设计问题的研究[J].石油矿场机械,1995(01):. [8] 贾星兰;方华灿.低温环境下导管架管节点疲劳设计曲线的修正[J].中国海洋平台,1995(03):. [9] 贾星兰;方华灿.海洋石油结构物阻力系数C_D的实验研究[J].石油矿场机械,1995(04):. [10] 贾星兰;方华灿.海洋钻井隔水管的动力响应[J].石油机械,1995(08):. [11] 贾星兰;方华灿.海洋平台用钢板状焊接接头的低温疲劳试验[J].石油机械,1996(06):. [12] 贾星兰;方华灿.海洋平台焊接接头低温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研究[J].石油机械,1997(04):18-20+57.【北大核心期刊】【EI】 [13] 贾星兰;陈国明;黄东升;方华灿.海洋工程用钢的低温S-N曲线[J].中国海洋平台,1998(02):. [14] 贾星兰.海洋工程构件的低温da/dN曲线[J].石油矿场机械,1999(04):.【北大核心期刊】 [15] 方华灿;段梦兰;贾星兰;谢彬.Fuzzy Fatigue Reliability Analysis of Offshore Platforms in Ice-Infested Waters[J].China Ocean Engineering,2003(03):307-314.【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16] 方华灿;贾星兰;段梦兰.冰区海洋平台构件的模糊疲劳可靠性分析[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04):94-97+152.【EI】 [17] 孙粤华;贾星兰.潜油电泵系统的安全评价方法研究[J].石油矿场机械,2003(05):15-17.【北大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18] 方华灿;吴小薇;贾星兰.渤海海冰作用下采油平台的模糊疲劳寿命估算[J].冰川冻土,2003(S2):317-321.【北大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CSCD】 [19] 贾星兰.结构静强度的模糊可靠度评定[J].石油矿场机械,2005(03):44-47.【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20] 贾星兰.A131钢焊接接头安全疲劳寿命的实验研究[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05):91-94.【EI】 [21] 贾星兰.海洋平台焊接构件的安全裂纹扩展寿命研究[J].石油机械,2006(01):22-24+84.【北大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22] 贾星兰.钢质普通抽油杆的事故树分析[J].石油矿场机械,2006(03):98-101.【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23] 贾星兰.基于模糊累积损伤的构件疲劳可靠度评定[J].石油矿场机械,2006(04):41-43.【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24] 贾星兰.承载构件模糊可靠度评定方法研究[J].石油矿场机械,2007(03):23-25.【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25] 盖蕾;贾星兰.模糊综合评价在潜油电泵选择中的应用[J].石油矿场机械,2007(04):56-58.【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26] 彭凯;贾星兰;张全胜.不同注水压力下射孔套管的ANSYS分析[J].石油矿场机械,2008(01):46-48.【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27] 王辉;贾星兰;张全胜.注水井套管腐蚀损坏的FAT分析[J].石油矿场机械,2008(03):89-91.【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28] 李晓伟;贾星兰;张少楠;付克宽.注水井套管腐蚀的模糊综合评判[J].贵州化工,2008(06):47-49. [29] 王凯;贾星兰;李晓伟;王彦春;王永.油水旋流分离器内部流场的CFD模拟[J].化工装备技术,2009(05):9-12. [30] 贾星兰;王彦春.基于模糊失效准则的构件可靠度评定技术研究[J].石油矿场机械,2010(01):17-20.【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31] 张久凤;姜春明;王正;贾星兰;袁纪武.粒子群优化算法在源强反算问题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0(10):123-128.【北大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CSCD】 [32] 贾星兰;王凯;杨德京;朱焕刚.钻井液气液旋流分离器内部流场的CFD模拟[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3(21):37-40. [33] 贾星兰.低温环境下海洋平台管节点的断裂力学分析[J].石油机械,2000(4):8~10. [34] 贾星兰.T型焊接接头的低温P—da/dN— K曲线[J].机械强度,2001.2. [35] 贾星兰;刘文珽.焊接构件低温疲劳P—S—N曲线的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1.6. [36] 贾星兰;刘文珽.构件可靠度与平均安全系数的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02, 28(2):205-207. [37] 贾星兰;刘文珽.谱载下基于模糊Miner法则的疲劳寿命估算[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03, 29(3):218-220(EI收录03317580765).
| |
获奖荣誉 | |
[1] “不同制造工艺对抽油杆疲劳强度影响的研究”获石油大学优秀科技成果一等奖,本人排名第5(1991年5月);并获山东省计算机应用优秀成果三等奖,本人排名第5(1992年3月)。 [2] “辽东湾固定平台低温冰载作用下的疲劳损伤与强度设计问题的研究”获石油大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本人排名第2(1997年5月)。 [3] “冰区海洋石油平台疲劳强度及可靠性评估的研究”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本人排名第5(1999年1月)。 [4]“结构在服役期间的安全可靠度评定方法”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为杯”优秀论文奖,本人排名第1(2000年12月);并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光华”奖学金(2000年11月)。 [5] “近海石油结构物动态疲劳断裂安全分析与仿真”获石油大学优秀科技成果一等奖,本人排名第7(2003年11月)。 [6] “冰区海上结构物疲劳与断裂的可靠性理论及应用”获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原机械工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本人排名第6(2003年12月)。 [7] “模糊概率断裂力学的理论及其应用” 获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本人排名第5(2004年2月)。 [8] “近海石油结构物安全分析与评估理论及应用研究”获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全生产科技成果二等奖,本人排名第8(2004年12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