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探寻队深入烟台山近代建筑群探索革命文化

作者:赵旷 发布人:李欢 审核人:刘圣博 发布时间:2024-08-04 浏览次数:10

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要求,激活并延续新时代中国人民的红色基因,731日下午,红色文化探寻队成员赵旷前往烟台山近代建筑群,通过参观近代建筑、历史文物,对革命精神进行深入探索。

胶东革命史陈列馆共分为五大展馆,展示了自辛亥革命到烟台解放期间五个历史阶段的革命征程。赵旷以“你对这一展馆的感想”这一问题在不同展厅对多名参观者进行采访。在辛亥革命相关展台前,一名受访学生回答:“没想到烟台在山东还挺重要的,以前光看课本就知道一个武昌起义。”在展示烟台早期革命发展的站台前,另一名受访者回答:“全国这么多纪念馆挂的名人照片不一样,实际上原因是一样的,无非就是和人民利益一致。”在昆嵛山游击队站台前,记者收获了陈列馆中最为独特的的回答。“我姥姥之前跟我讲故事说,我老姥姥在日本鬼子打进来的时候拿苞米杆子掩护过共产党员呢!”一个孩子自豪的回答道。通过采访,可以感受到多数参观者都能够认识到革命历史的正面价值,但与革命历史的共鸣仍有不足。游击队展台的采访结果的独特之处就在于革命历史与参观者身边的经历发生了共鸣。陈列馆展现贴近本地居民的革命历史,能够帮助参观者体会革命先烈的精神,提高思想觉悟,鼓励新时代中国青年更有激情的参与到新时代中国的发展。

除陈列馆外,烟台山建筑群功能的变化也能够体现中国革命的成果。烟台山多数建筑是晚清时德国殖民者修建的“德式楼”,是曾经腐朽中国的伤痕。而今日,这些建筑已被用于展示中国历史,宣传革命文化,象征着中国人民的胜利。在行程的最后,赵旷向两名外国旅友采访他们对中国之旅的感受。在采访中,两个外国旅友都表达了对中国之旅的满意,其中一人还提到“直到亲身来到中国,我才发现当下的中国和自己印象中的中国已经很不一样了。”这一回答,更说明“中国变了”正从中国人民自己的认知逐步成为世界人民的认知。

时至今日,革命精神依旧在发光发热,指引中国人民在新时代建设中奋发图强,实现从贫弱向富强的转变。传承革命精神,不仅在于铭记历史,更要着重当下。每一个中国人,都应深入了解革命历史,激活红色基因,用自身的努力延续中国的繁荣与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