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协委员刘永红教授在山东省两会上积极履职建言

作者:奕文 发布人:刘伟 审核人:李海林 发布时间:2025-01-27 浏览次数:10

    1月23至24日,山东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和山东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分别在济南闭幕。山东省政协委员、机电工程学院教授刘永红积极参加会议,通过提案建议、媒体采访、小组发言等多渠道、多方式,围绕“新质生产力”“高等教育”等积极建言献策,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新篇章贡献石大力量。

住我校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加山东省两会

  省政协委员,青岛市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副会长、学校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会长、机电工程学院刘永红教授向大会提交了《关于做强高端装备制造业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建议》。会议期间,山东广播电视台、大众日报、青岛日报、半岛都市报等媒体对刘永红委员履职情况进行了采访报道。

刘永红委员接受媒体采访

 装备制造业担负着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装备保障的重任,是“工业的心脏”和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刘永红委员认为,近年来,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迅猛,已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并已在通信设备、光伏装备、轨道交通装备等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山东作为装备制造大省,奋力走向全国乃至世界高端装备制造的前列。

  刘永红建议,要加大对高端装备制造业基础研究的投入。“创新是高端装备制造业能否实现高质量发展和新质生产力能否快速形成的关键所在。”要注重对高端装备的基础材料、基础制造工艺、基础工业软件、基础零部件和基础检测仪器等的研究投入。同时,要强化对装备制造业自主开展科技创新的引领。华为、比亚迪等的成功经验表明,只有企业自主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并积极开展原创性和颠覆性技术研发,才能打造出世界顶级的高科技企业。对此,要优化对装备制造业的评价与奖励机制,在对其评价时不仅要看产值,而更要看其科技创新水平。

  刘永红委员说,要强化对国内外高端装备创新人才的招揽。要努力为高科技人才搭建创新创业的舞台,支持他们开展原创性和颠覆性技术研发、创办高新企业等,使人才招得进、用得好、留得住。同时要强化对省内高校培养高端装备人才的支持。“要强化高端装备科技创新平台的构建,打造高端装备制造业融资平台。要积极组织申报高端装备方面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力争获得更多的国家支持。”刘永红建议通过一系列措施加快我省装备制造业由大到强的转换步伐,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