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寒假实践团队走进青岛一战遗址博物馆,开展了一场以“赓续红色基因”为主题的实践教育活动。活动通过实地参观、史料研学和沉浸式体验,追溯历史脉络,深化爱国主义教育。
上午9时,团队成员步入博物馆主展厅,系统参观“胶澳烽火”历史陈列区。在讲解员引导下,成员们依次观摩1897至1914年间青岛重大历史事件的文献档案、军事地图及实物展品,重点考察《胶澳租借条约》原始文本、日德战争遗留武器等关键文物。借助数字化沙盘推演,团队还原青岛山炮台遗址的战略布局,结合战时影像资料,深入剖析列强争夺胶州湾的历史经纬。
实践过程中,成员们积极互动。操作互动装置体验战地通讯密码破译时,努尔艾力不禁感慨:“转动密码盘时,我切实感受到了先辈们在艰难时局中,既要严守机密又要传递关键信息的艰难,着实不易。”部分成员利用馆内文献数据库,调阅五四运动时期青岛主权回归的原始报刊资料,整理形成专题研究笔记。午后,团队围绕“殖民历史与民族觉醒”主题展开研讨,结合展陈内容分析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历史逻辑。
此次实践,通过近距离接触历史,队员们不仅对青岛的近现代史有了更全面、深入的认知,更在精神层面得到洗礼。他们在先辈们的奋斗历程中汲取力量,增强了民族自豪感与责任感,纷纷表示未来会将这段经历转化为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积极投身于社会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