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级博士李彦伟主讲第二十二期“智萃沙龙”

作者:杨思博 发布人:董建党 审核人:石永军 发布时间:2025-04-30 浏览次数:10

428日,学院邀请安全科学与工程2022级博士李彦伟担任“智萃沙龙”第二十二期分享会的主讲人,以“钻井隔水管全耦合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及特性研究”为主题在古镇口校区海洋楼B203进行了学术成果汇报以及科研经验交流,此次分享会有30余名硕士和博士生参与。

 隔水管-水下井口系统是深水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咽喉”,极易受到复杂海洋环境的影响,安全事故频发,极端载荷易引起瞬间作业失效事故。现行研究中隔水管-水下井口系统顶部张紧器被简化,以恒张力或线性弹簧替代;中部的隔水管被简化,忽略横纵耦合与大变形;底部的水下井口被截断,单独分析水下进口以上或以下结构,因此存在耦合机理不清晰、算不了算不准算不快的难题。基于以上需求,李彦伟综合运用有限元法、刚性有限元法等多种方法,考虑管柱、平台与张紧器、土壤与水动力等因素,基于位移场、速度场和非保守力分别建立势能、动能和做功方程,代入哈密顿方程变分得到系统运动方程,建立全耦合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并基于伽辽金法建立数值求解模型,通过建立残差形式、展开、单元划分和位移插值近似等步骤构建动力学方程。采用牛顿迭代法与 Newmark-β数值积分法求解,发展稀疏矩阵定义格式,并利用 OpenMP 并行计算方法提升求解效率。研究分析了研究顶部边界、底部边界和中部管柱的动力学特性,开发出国内首款基于 BS 模式的隔水管 - 水下井口设计分析软件,并应用于多口井的系统设计分析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报告最后,李彦伟分享了自己科研经历中的新的体会,他强调工科生应该以问题为导向,目标明确开展研究,研究过程中应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利用学科交叉的方式寻找工程应用的方法。 

李彦伟:2022级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深水钻井隔水管耦合系统动力学特性及安全管控相关研究导师为刘秀全教授。目前以第一作者(或导师一作本人二作)发表论文4,其中SCI-TOP论文1篇、二区论文2篇、中文核心1参加国际会议并做口头汇报1,发表国际会议论文1以导师第一本人第二授权中国发明专利5项、美国发明专利1登记软件著作权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