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至6日,“杰瑞杯”第七届中国研究生能源装备创新设计大赛决赛在西安石油大学举行。我校研究生参赛作品获得特等奖1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28项;其中我院研究生共获得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4项;刘永红、李伟、蔡宝平、姜浩、张彦振、袁新安等6位老师获得优秀指导老师。我院院长刘永红、党委书记李海林、副院长石永军、机电工程系书记张立军、研究生辅导员董建党赴西安参加比赛。
(特等奖项目成员代表韩延聪博士领奖)
本大赛以“竞赛培养人才、人才引领创新、创新驱动发展” 为主题,共吸引全国171个培养单位的4268名研究生携1019项作品参赛。经过网上初评、专家会评共有300项作品入围全国决赛。大赛最终共评选出特等奖2项,一等奖27项,二等奖57项,三等奖206项。
中国研究生能源装备创新设计大赛由我院于2014年发起创办,为“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主题赛事之一,目前由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指导,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办,大赛组委会秘书处常设在我校,支持媒体为《中国研究生》。(董建党)
我院研究生参加比赛获奖情况:
序号 | 参赛队员 | 作品名称 | 指导老师 | 获奖 |
1 | 孙强、韩延聪、武鑫磊、刘鹏、朱业俊 | SAGD井口带压更换冷冻暂堵切割装备 | 张彦振、刘永红 | 特等奖 |
2 | 邵鑫宇、刘杰、赵建超、尚亚期、唐鑫 | 海洋石油装备水下结构物缺陷可视化智能检测系统 | 袁新安、李伟 | 一等奖 |
3 | 孟令志、张丙辉、牛学斌、徐文凯、李大伟 | 油气管道不停输封堵器 | 姜浩 | 一等奖 |
4 | 盛朝洋、高春坦、张妍平、史明伟、刘可扬 | 全电控制井下安全阀 | 蔡宝平 | 一等奖 |
5 | 杜在友、张强、高怡心、张奥翔 | 双层垂直轴海流能高效稳定发电装置 | 张立军、赵玉明 | 二等奖 |
6 | 李常龙、马驰、黄秉方、王稼林 | 水下全电采油树电控闸阀样机 | 刘永红 | 二等奖 |
7 | 秦源康、柳磊、白宇、张玉飞、夏开朗 | 新型可燃冰钻采井口吸力锚 | 刘康、陈国明 | 二等奖 |
8 | 刘中平、张亚宁、魏鑫、尹德聪、彭宪宇 | 船舶喷砂除锈爬壁机器人 | 赵军友 | 二等奖 |
9 | 董天聪、柳铄、金辉、王保坤、初智远 | 基于喷射电沉积的上游泵送机械密封环纳米增材制造装置 | 纪仁杰 | 二等奖 |
10 | 褚政德、赵丽倩、李文超、邵筱焱、李荣康 | 深海石油钻井平台导向绳张紧器系统设计与开发 | 蔡宝平 | 三等奖 |
11 | 车家琪、张砚雯、索常瑞、刘家春、石臻 | 海洋油气井钻磨铣工具工作性能测试系统 | 王旱祥、刘延鑫 | 三等奖 |
12 | 高照、王培旺、曹洪祥、黄峥、张乐洋 | 海洋浮式钻井天车升沉补偿试验系统 | 黄鲁蒙、张彦廷 | 三等奖 |
13 | 梅连朋、高翔、刘占鹏、谭利萍、刘琦 | 基于低速高扭矩永磁电机的海底钻机井下电动钻具关键结构设计 | 崔俊国、肖文生 | 三等奖 |
14 | 杜明超、于然 | 振荡浮子式波浪能转换装置 | 李增亮 | 三等奖 |
15 | 李县法、赵晓宇、冯子京、程鸣、王晓岗 | 复合式雾霾处理器 | 石永军 | 三等奖 |
16 | 焦刘阳、孙学法、张亚广、胡阔亮、缪俊杰 | 基于局部流场控制的新型变倾角垂直轴风力机 | 张立军 | 三等奖 |
17 | 崔晓风、王亚婷、卢帅辰、张凡、吴鹿俊 | 海洋废弃井口水下等离子切割技术及切割装备 | 纪仁杰 | 三等奖 |
18 | 王保坤、郑茜、董天聪、金辉 | 电脉冲辅助超声滚压石油钻杆表面细晶强化设备 | 纪仁杰 | 三等奖 |
19 | 张亚宁、刘中平、彭宪宇、尹德聪、马传栋 | 喷射式油田伴生气回收装置设计 | 赵军友 | 三等奖 |
20 | 丁建喜、李春棚、汪光祖、袁亚星、杨幸辉 | 基于周向交流电磁场的管道内外壁缺陷在线检测系统 | 李伟、袁新安 | 三等奖 |
21 | 丛妹、徐寅升、雷娟娟、孙林 | 碳纤维/钢混合结构缺陷的脉冲涡流热成像在线检测技术研究 | 徐长航 | 三等奖 |
22 | 朱鹏飞、邓承杰、薛立昆、朱挺 | 无线式共面电容扫查器 | 殷晓康 | 三等奖 |
23 | 王政达、赵祎、姜强强、刘雪琳、李豪杰 | 水下生产系统关键设备在线监测与智能化故障诊断系统 | 蔡宝平 | 三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