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工程学院的前身是1953年北京石油学院建校之初的新中国第一个石油机械系,是我国石油装备领域开展高等教育历史最悠久、学科门类齐全的教学院系,1999年更名为机电工程系,2001年更名为机电工程学院。建院七十多年来,已为国家培养三万余名优秀人才,其中两院院士5人、省部级领导干部6人、大学党委书记校长20余人。
学院建有机械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3个一级学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安全工程、车辆工程、工业设计、智能制造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等6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一流专业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1个、省级一流专业2个。建有“高端油气装备智能制造”山东省首批现代产业学院,拥有2个省级教学团队,3个本科专业通过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现有在校本科生1981人、博士硕士研究生749人。
学院设有机电工程系、安全科学与工程系、机械设计与车辆工程系、工业设计系、船舶与海洋工程系和学院办公室。现有教职工144人,其中专任教师115人(教授27人、副教授45人、讲师43人),行政人员22人,实验人员4人,博士后3人。教师中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1人、国家海外特聘青年专家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政府津贴专家3人、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1人、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1人、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1人、山东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山东省教学名师3人、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9人、山东省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山东省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人选2人。
学院党委发挥政治核心作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基层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学院下设32个党支部,其中教工党支部7个、学生党支部25个,党员756人。机电工程系党支部、研究生高端装备制造学生党支部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1人获评山东省教育系统优秀党务工作者,1个党支部入选校级“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1个教师党支部入选校级党建工作样板支部。教师获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师德先进个人、齐鲁最美教师、山东高校十大优秀教师、山东省先进工作者、山东省教育系统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等荣誉。学生(集体)获全国先进班集体、共青团中央活力团支部、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山东高校十大优秀学生等称号。
学院教风严谨,学风浓厚。积极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科学规范人才培养体系。“十三五”以来,学院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获山东省教学成果特等奖3项、一等奖4项,13门课程入选国家级(3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7门)和省级研究生优质课程(3门)。近年来培养的学生有20余人入选国家级和省级人才,并有多人入选德国洪堡学者、欧盟玛丽•居里学者、英国牛顿学者、日本JSPS学者、香江学者。
学院科研实力雄厚,成果丰硕。拥有海洋物探及勘探开发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化学品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石油石化新型装备与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山东省深水油气装备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洋油气装备技术山东省高校示范协同创新中心、山东省非常规油气开发装备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十三五以来,学院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课题6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11项、二等奖15项。
学院坚持开放办学、合作共赢的理念,全方位提升国际影响力,赋能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十三五以来,获批国家留学基金委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科技部高端外国专家引进计划、科技部外国青年人才计划等项目。学院已与牛津大学、亚琛工业大学、普渡大学、阿尔伯塔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首尔大学、东北大学(日)、香港大学等40多所高校合作,设立公派、联合培养、交换和交流项目。
71年栉风沐雨,71载砥砺前行。新征程、新作为。学院将秉持“明德精工 创新致远”的院训和“严真细实”的院风,以“强特色、入主流”为使命,以高质量发展为统领,大力实施“人才强院”战略,向着建设石油装备领域世界一流研究型学院的宏伟目标阔步前进!
(内容更新至2024年11月)